第1894章 山水有相逢(第三更,求订阅)(1 / 2)

每个来sEA的人,都有他们的目的。

有的人是来这里是为了生意,有的人来这里是为了学术,有的人是为了健康。

这里是西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然生意机会多多。这里同样云集着世界第一流的学者,第一流的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学术交流自然往来不断。

但是健康……在这个信息并不流畅的时代,只有极少数人知道sEA拥有超一流的医疗水平。

在过去的20年里,这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CT机,第一台b超……一系列先进的医疗器械,再加上公司发明的新药以及技术一流的医生,共同成就了sEA医学界全世界医学界的名声。

许多在其他国家被视为绝症的疾病在这里不断的被攻克,不断的被征服,也正因如此才吸引着来自各国的病人,来这里进行治疗。

其实,这里真正吸引各国病人的还是超一流的医疗水平,毕竟那些药物,那些器械,你可以在你自己的国家就可以享受到,因为他们同样也会进口,但是超一流的医疗水平却不是能够花钱就买回去的。

所以很多国家的病人会以旅游的名义来到这里,花费高价享受超一流的医疗服务,从而能够恢复健康。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如愿以偿。

“博士,考虑到你的病情,常规心脏手术已经无能为力,只有心脏移植才能挽救你的生命。但您的年龄已经到了80岁,远远超过可施行心脏移植手术的年龄上限,所以……很抱歉,我们无法为您安排这样的手术。”

患有心脏病的博士,多年来一直饱受病痛煎熬,在过去的20年里靠着sEA制造的多款新型心脏病药物维持着生命,但是,一般药物不能缓解。

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5年前,为了更好的进行治疗,75岁的他迁居到长安——这也是不少人移居这里的根本原因。

就是因为这里拥有更好的医疗条件。

听着医生的介绍,博士叹了口气,然后说道。

“好吧,谢谢你医生。”

然后他就站起了身,和医生告别后,便走出了医生办公室,门外妻子正等着他。

“先生,医生怎么说?”

看着的妻子博士笑了笑,然后说道:

“医生让回去静养。”

说罢,他就和妻子互相搀扶着向医院外走去。

其实博士也很清楚,即便是医院为他安排上心脏移植手术,他也很难排得上队。

作为器官移植的开创者,sEA虽然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器官移植技术,并且为关移植研制出了多种抗排斥药物。尤其是六年前环孢菌素免疫抑制剂开始应用,最为困难的心脏移植立刻发展了起来。

但是,和肾脏,肝脏等器官移植不同的是心脏移植更困难,不是因为他的技术更复杂,而是因为器官来源,毕竟这个器官是要命的,只有死人才会捐献。

因为器官来源有限,所以早在发明器官移植早期,sEA医疗部门就建立了一个排期制度。

在这个排期制度下,病人的年龄,身体情况,都将被综合考虑。

他这样的外国人,而且还是80高龄,自然不会被考虑。哪怕是有钱也不行,至少在sEA不行。

所以,哪怕是进入候补名单了也是白搭。

对于早就知天命的博士来说,虽然结果不太好,但是都到了这个岁数又何必强求呢?

就这样,博士和妻子缓步慢行走出了医院,然后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

在出租车向家行驶着的时候,博士看着窗外的街景,目光中带着几分欣慰,却又隐隐的带着一丝忧虑,在先生身边这么多年江东秀自然注意到了他的异样,于是便问道:

“先生,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吗?”

摇了摇头,博士说道。

“谈不上只是想到了一些将来的事情。”

说罢他又自嘲道:

“其实不该胡思乱想的,毕竟,这里已经如此之好了。”

博士摇了摇头,最后就把目光收了回来。

十几分钟后,汽车就驶入“橡园”,这是一处位于长安市区内的高档别墅区,这里曾经是一片橡胶林,在早期禁止私人开发的时候,有地产投机商用职工宿舍的名义修建了上百栋别墅。

虽然后来那位地产投机商因为投机失败,以至于倾家荡产,但是这片别墅区却保存了下来,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在补足了地价罚款之后,这是作为别墅对外出售。

五年前,友人得知博士移居长安之后,便邀请他到这里居住和自己做了邻居。

对于友人的邀请,博士倒也没有拒绝,毕竟,他们两人本来就是多年的朋友。

而且也很享受这种与友人为邻的日子,毕竟在这里住着的并不仅仅只有那位国舅,还有多位朋友。

闲暇之余,他们总会聚在一起畅谈,天文地理,史学未来基本上是无所不聊的。

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他们所谈论的还是这里。

毕竟,在过去的这些年里,这里所呈现出来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

经济上的辉煌成就,科技上的创新,使得这片土地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这也是他们愿意讨论这里的根本原因,毕竟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过去所梦想所渴望的,只不过……发生的地方有所不同。

想到这他又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叹息,而且叹息之后它的双目中却闪动着一种失落。

这种失落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够明白,毕竟人们最失落的并不是梦想没有实现,而是梦想在别人的身上实现了。

现在,所看到的这一切不正是在别人身上实现的梦想吗?

想到这儿博士的心情变得越发的沉重起来,

在出租车于家门前停稳之后,博士下了车,在将要回家的时候,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老友就在客厅里含饴弄孙,这一幕不禁让他心生羡慕,禁不住又想到多年不见的孩子,眼镜后的双目有些微微泛红。

顺着丈夫的目光看去江东秀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握着他的手说道。

“先生,您只管好好的养身体,终究有一天是能见到他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