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立棍(1 / 2)

青山 会说话的肘子 2439 字 1天前

第320章立棍

陈迹靠在酒楼二层的凭栏处,静静地看着袍哥在人群中高举双拳,大气都没喘一下。

不知为何,他心中亦有喜悦。

此时跤场外,和记的把棍面面相觑。

他们愣是没看懂,自己人怎么就被随手一勒,几息之间便不省人事了。

福瑞祥这边指着地上的跤手,大声戏谑:“你们和记这李扒皮还给自己取个‘征福大将军’的诨号,俺们可没见过躺地上的大将军!”

“大将军,地上凉,别睡了!三跤两胜,还要起来再比一场呢!”

“哈哈哈哈哈,什么狗屁大将军,剩下的也不用比了!”

和记的把棍们怒目相向,骤然拔出腰间斧头、铁尺:“你们他娘的说什么忘记爷们这几年怎么压着你们打了”

福瑞祥也抽出腰间匕首挤上前:“好汉莫提当年勇,你和记盘外招数太多,打行的爷们当共弃之!”

双方剑拔弩张,越骂越近,和记与福瑞祥的把棍们几乎要贴在一起,唾沫横飞。

不远处,石记爆肚铺子里的客人端着碗走出来,一边吃一边看热闹;卖蒸糕的小贩挑着扁担往这边赶,先前看红缨枪表演的老头小跑着过来,草鞋还被人踩掉一只。

还有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民间杂耍手艺人,自己生意都不做了,远远的擂起鼓来,仿佛两军对垒。

……

……

酒楼上,有小二来到陈迹身边问道:“客官,您要什么茶水”

陈迹头也不回的客气拒绝道:“我不喝茶,就在这看看热闹。”

小二笑眯眯道:“客官,您站的地方,可是我们酒楼看撂跤最好的位置,若是不喝茶的话,还请您让一让。”

陈迹回头看他:“一壶茶、一碟瓜子多少文”

小二肩上搭着条白帕子,笑着回答道:“六百文。”

陈迹挑挑眉头:“你怎么不去抢六百文能买十来只鸡了!”

小二也挑挑眉头:“客官说这话就小家子气了,我家这凭栏处就是专门看撂跤的地方,哪有不喝茶白看的道理”

话音未落却听不远处一人笑问道:“小兄弟,你是支持哪边的”

陈迹看去,正看见一位二十八九岁的青年端坐在八仙桌旁,其身旁还有一位健硕的汉子抱刀候立着,衬得那青年贵气十足。

他想了想回答道:“福瑞祥。”

青年笑道:“那便是朋友。小二,给这位小兄弟上一壶龙井,再来四样点心蜜饯,记我账上。”

陈迹也不推辞,隔着两张桌子拱了拱手:“多谢。”

青年不再理会转头继续望向楼下:“福瑞祥被和记压了这么多年,终于是翻身了。只是‘李纱帽胡同’一个月交上去的平安钱就有一千多两银子,想来和记虽然输了跤,却未必善罢甘休。”

陈迹心中一动,外城的生意……这么来钱

他复又转头看去。袍哥倒是机警,一早就退出场外,矮矮壮壮的二刀正为其披上一身黑色短褂。

两人一高一矮,躲在圈外看热闹。

陈迹默默思忖着上次自己只是刚刚接近,对方便立刻跑路,自己这次若是再贸然出现,恐怕又会惊走对方。

怎么办

思索间,天桥边上的撂跤场里争吵愈演愈烈,数百号‘把棍’挤在一起,大战一触即发。

先前主持撂跤的老头子清了清嗓子,和记与福瑞祥两班人马骤然分开。

福瑞祥当中的一名汉子抱拳道:“祁公,按照先前的约定,李纱帽胡同往后的‘平安钱’便归我福瑞祥了。”

祁公点点头嗯了一声:“是这么说的。”

和记当中一人冷声道:“你们别是从哪请了个行官过来吧我们打行的撂跤场子里可是不许有行官的,谁若找了行官,可要三刀六洞。祁公,还请辨认此人是不是行官。”

祁公摇摇头:“是不是行官一出手便知晓了,这位外地来京城跑江湖的袍哥,确实一手跤术出神入化,以技取胜。”

说罢,瘦巴巴的祁公朗声道:“今日我三山会受福瑞祥‘朱贯’、和记‘王涣’两位把头请托,来此主持公道。福瑞祥既然胜了,那便从今夜开始,李纱帽胡同的平安钱归福瑞祥收取。”

福瑞祥这边爆出一阵欢呼,名为朱贯的中年把头在人群中寻觅袍哥身影:“冲子,过来!”

袍哥披好衣服,系好扣子,抱拳道:“把头。”

朱贯笑吟吟道:“先前答应你的,你若能拿下李纱帽胡同,这胡同的平安钱归你收,七成利交回堂口,余下三成利给你犒赏弟兄。”

袍哥沉稳道:“谢过把头。”

朱贯豪迈大笑:“今日你便在李纱帽胡同立棍了,往后在这皇城脚下也算一号人物!”

听闻立棍二字,撂跤场上忽然一静。

酒楼上的青年惋惜一声:“这位袍哥沉稳得像是位老江湖,只是,终究还是外来的啊。”

青年身旁的护卫随口道:“爷,李纱帽胡同的钱可有点烫手。”

青年笑了笑:“自是烫手的。和记把持八大胡同有七年了吧,那李纱帽胡同虽比不得百顺胡同,但它收上来的平安钱,可比胭脂胡同、石头胡同、陕州巷强不少……和记怎会真因为一场撂跤就把嘴里的肥肉吐出去不过,这都和那位袍哥没甚关系了,他活不过今晚。”

护卫低声道:“爷,要不要我去招揽一下这个袍哥保他一下。”

青年摇摇头:“不用不用,我们莫要插手,若被人发现了,弹劾我的奏折又要漫天飞了。”

此时,陈迹也顾不得其他,好奇问那青年:“劳烦问一下,为何这袍哥活不过今晚”

青年正举起酒盅送到嘴边,闻听此言,捏着酒盅的手忽然停下,意味深长道:“小兄弟不是京城人”

陈迹客气道:“刚来不久。”

青年哈哈一笑:“那便说你听听。这外城打行分七家,四家在和记,三家在福瑞祥,而这打行有打行的规矩。”

陈迹请教道:“什么规矩”

青年指着自己旁边的座位:“过来喝酒聊”

陈迹走去坐下,却没喝酒,而是将酒盅推了回去:“抱歉,喝酒误事,戒酒了。”

青年浑不在意,自顾自又饮下一杯:“打行的规矩要比街上帮闲的规矩多些,比如外地下九流来京,要先找三山会递拜帖,才能在这天桥上讨生活。你看那天桥上的卖艺人,甭管是扎飞刀的、胸口碎大石的、拿大缸的,都是递过拜帖的。”

青年又斟上一小盅酒,慢条斯理道:“然后是立棍的规矩。所谓立棍,便是向所有打行说,往后你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不再是把棍了。可一旦立棍,七家打行都能上门挑你,打之前他们得先让你三招,这叫京爷的气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