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诛仙剑阵笼罩整座道宫,且没有停下时间加速的情况之下,时间开始飞速流逝。
仅仅一晃眼,将近一个混沌纪的岁月,就这么过去了。
在这期间,一位位听道者逐渐清醒过来,眼中带着些许深深的后怕。特别是洪荒中的“前混沌神魔”,在勘破“我之为我”并下意识推演洪荒天机后,心中更是拔凉拔凉的。
但不管如何,他们在那虚幻的混沌中,以无数混沌世界他我推演诸多法门,都能算得上收获满满。若将自身的元力法门传入“洪荒大地”以及“祂”附近的恒河沙数永恒界,都可被众生唤得一声“道祖”。
可惜,能自行清醒过来的,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属于“洪荒”的生灵不过百,而来自外界的主宰,也仅有达风领主这位快要成为至尊的永恒帝君。
至于在“大罗天”表层的“道景”中,同样陷入参悟状态的生灵,更是全军覆没,没有一位可以主动挣脱无数他我记忆灌入导致的“失我之劫”,彻悟“我之为我”,从而清醒过来。
不错,在“道景”中的生灵,三清道祖也给予了他们一个利用虚幻混沌,使用无尽混沌世界他我,进行推演的机会。
只不过他们没有紫霄道宫中,三千听道者盘坐着的悟道蒲团进行加持,推演进度缓慢无比。如今绝大部分生灵,甚至都还未吃透他讲述的三力合一法门,更不曾彻悟《真灵不灭混沌不灭》,就已经落到浑浑噩噩的状态中。
当紫霄道宫内的岁月,彻底抵达一个混沌纪的岁月时,三清道祖缓缓睁开眼眸,闪过一座模糊的混沌宇宙幻影。
他站起身体,转身看向了还处于迷失状态的听道者,以及“道景”内近乎全部处于痴愚状态的生灵,挥了挥袖袍。
刹那间,一缕青金之色的清气自虚无中诞生,拂过所有迷失的生灵面孔,透入各种不同形态的元神,深入每一位他们已经带有一缕混沌真意的真灵,安抚了所有想要分裂的意识,并将这些“异常”统统抹去。
下一刻,一座青铜色的,无比真实但又带有些许虚幻的小钟,在三清道人的手中轻轻晃动,发出了一道道清脆悦耳的道音,令蔓延到整座“大罗天”中,令一切感到心神疲惫的生灵都彻底恢复过来。
紫霄道宫中,靠近门口的一张蒲团上。
炽阳域主空洞的巨大瞳孔,在这一刻重新变得透亮起来,但伴随而来,就是那发自内心的惊恐。
他看着站在前方的三清道祖,面皮不由自主的微微抽动起来,在心中高声喊道,“这位至尊的讲道方式怎么会这么危险!简直就像是被一位修行幻术一道的至尊,给用心之世界笼罩了一样,太恐怖的了!”
“从最开始的《第一讲:道心》,就疯狂到要以自身意识主动陷入一座‘墟世’,妄图要在破败中崛起,在死寂中复苏”
“《第二讲:真灵》稍稍好了些许,可那种生不由己,死不由人,从神体到元神再到真灵,从头到尾都宛如一具木偶般被操控的感觉”
“《第三讲:元力》更是恐怖,直接令我陷入了一片近乎真实.不,就是真实的混沌中,让我用那些跟自身真灵气息几乎一模一样的‘小人’进行推演,使得自身彻底陷入混沌,陷入永恒不变的痴愚中。”
“以往至尊讲道就没有如此危险过的.当然,也没有收获如此大过的。”
“只是事前稍稍提醒一下,也是可以的啊”
炽阳域主缓缓伸手抹去额头上冒出的细汗,面色一片苍白。
尽管他是一位源行者,也已经成就主宰,并在刚刚那场推演中,彻底掌握了一条融合了多个方面的主宰级数的永恒之道。尽管他现在的神体、元神、真灵,都处于巅峰状态,没有丝毫伤势。尽管此刻体内的元力无比的浩大,综合战力比听道前上升了至少一倍。
但是对那种彻底失去智慧,永远处于迷失状态,陷入永恒痴愚的可怕状态,他还是感到异常的恐惧,甚至不想再次去面对。
不过,在炽阳身旁的达风领主,却没有这些惊恐,甚至眼中还带着些许了然。
他在心中轻声自语道,“这种推演的手段好像也是一种能令生死道君和永恒帝君能再次永恒‘分身’的手段。”
“只是这种独特的‘分身’,需要自己去收集材料,然后在一座座混沌世界中进行塑造并点化。而且这种‘分身’的修为很难达到自己所在的大境界。想要超越自身所在的境界,更是只是存在于理论上的可能。”
“这种‘分身’的手段,疑是一种极好的保命手段,即便战力远远比不上第二元神和法身,能点化的数量貌似也有着上限,。”
达风领主在心中不停呢喃着,借助身下的蒲团开始初步开创出一部这种“点化他我”的秘术。
可推演的一瞬后,他瞳孔直接微微收缩,在心中有些失声道,“这似乎也是一种修行真灵的方式!而且是一种几乎可以脱离元力体系,从而独立提升真灵强度的方式!”
“真灵和自我意识,和心之世界,和道心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我能继续提升真灵的强度,直至发生蜕变,那其余方能面,也都可以连带着一同蜕变.就算达不到蜕变的程度,也会有极大幅度的提高!”
达风领主的眼神明亮无比,继续在心中肯定的说道,“果然如此,道心圆满了,并不意味着道心的强度就不能继续提升。同时,由它带来的战力加持,也会相应提高。”
“或许,这就是一种终极至尊级数的秘术,以及至尊之后的一个修行方向。”
就在此时,三清道祖手中的小钟停止了道音的回荡,并缓缓散为一缕缕混沌之气。
他看着眼前三千位听道者,轻声说道,“紫霄三讲,已彻底结束。”
“道宫中的诸位,可在此地停留一百载,而身处‘紫霄道景’中的听道者,至多可停留一载。”
三清道祖的声音,回荡到“大罗天”中的每一寸地域,回荡在每一位生灵的耳旁。
顷刻间,“道景”中的一位位生灵眼中流露出一丝丝遗憾和留恋,但还是缓缓起身,离开“大罗天”,返回“洪荒”和时空洪流之外的混沌。
坐在蒲团中的三千位听道者,眼中却陡然闪过一缕缕喜色。
三清道祖,这是要给他们这些“紫霄听道者”开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