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白大将军去个信,让他跟陕州的州牧打个招呼,只要陕州的州牧不为难过问,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陕州与甘州交界,到了陕州就等同是进入了甘州境内了。”
“至于剩下的三万人,就辛苦他们走山路到陕州,然后再进入甘州与咱们会合。”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严彧给出的已经是最好的方案了。
“好,没问题。”秦刚从来都不是决策者,他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
“那就这么办,我先带一批人走。”严彧刚才也只是把自己的决定告诉秦刚,他也没指望能从秦刚那里得到什么建设性的提议的。
“其余的几批人,你带一批,两个副将各带一批。”
秦刚不必说了,他如今是严彧身边最亲近的人,严彧自然是信得过他的。
至于那两个副将,都是严明德亲自为自己的儿子挑选的,自然也是他最信任的人。
严彧对他们也没什么不放心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严彧一向的原则。
秦刚跟自己生死与共过,彼此之间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和信任基础。
那两个副将,跟着自己的父亲多年,是陪着自己的父亲南征北战,一起经历过生死患难的兄弟。
所以严彧在考虑可行的方案时,压根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们的忠诚度。
“行。”秦刚的这声行回答的并不干脆,对于他来说,保护好严彧才是他首要的任务,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但是秦刚心里也清楚,这次的行动非同小可,关系重大,他不能只考虑眼前,他必须要考虑到整个大局。
“那让亲卫队全部跟你走。”自己可以不跟着严彧,但是严彧的安全必须要有保障。
这些亲卫队的人,一部分是秦刚亲自训练出来的,一部分是严明德的人,若说忠诚度,他们绝对能排第一。
秦刚这次自己不能跟着严彧去,但是有这些亲卫队的人陪着严彧,秦刚多少也能放心些。
“好。”严彧没有多说什么就答应了,秦刚是怎么想的,严彧心里很清楚。
他不能拒绝,他若是拒绝了,只会让秦刚担心的。
“去告诉李副将,让他赶紧点出两万得兵马出来,最迟今天傍晚的时候,我们就要出发了。”
严彧如今待的地方,距离甘州有千里之遥,必须要马上赶紧行动起来了。
他现在只是接到了皇后让他带兵去甘州的御令,却并不知道皇后是如何安排的。
所以他必须要尽快带兵过去,否则去晚了,会延误战机耽误了事。
“好。”秦刚也不敢耽误,立马去行动起来了,通知完李副将点兵之后,他就马不停蹄的去找严明德了。
秦刚走了,屋子里就又只剩下严彧一个人了。
人在安静的时候,就会胡思乱想的定律,完美的体现在了严彧身上。
秦刚前脚刚走,严彧就又开始思考起他刚才想的事情了。
如今的皇后沈天娇,真的会是自己的小姑娘吗?
严彧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他年少时,与楚清歌初次相见的场景。
那个长相精致,就像是个小仙女一样的女孩子,明明因为迷路而害怕恐慌,但是脸上却依旧带着不肯服输的倔强与坚定。
只那么一眼,这个小仙女就进到了少年的心里面,几十年过去了,直到如今也没有能走出来。
那个时候他带着楚清歌,两个人一起在南疆流浪,白天想办法找吃的东西,夜晚两个人就相依为命的找地方休息。
虽然真的很苦,但是那段时光却是严彧这辈子最幸福快乐的时光了。
后来他随着楚清歌一起去了上京城,两个人在一起学习,练武感情日渐的深厚。
原本以为楚清歌会是自己的一辈子,自己也会是她的一辈子的依靠时,一道突如其来的圣旨,打破了他们最美好的期盼。
楚清歌进宫之前,严彧就离开了上京,他离开上京并不是因为他怨恨楚清歌。
楚清歌当年的身不由己和无可奈何,他都清楚也明白,他又怎么可能忍心怪她呢?
他离开不仅是为了平复,那份能把他的心搅碎了的绝望和痛苦,也是为两个人当初一起立下的誓言。
在他们有生之年,一定要驱赶西戎人,把他们赶回自己的国家去,让他们不再骚扰云离,能够让云离的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命运的捉弄,让他和楚清歌两个人,无法遵守承诺白头偕老永不相见的誓言。
但是他却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守护楚清歌,那就是让后云离不起战火,护云离百姓安康的同时,也能护住楚清歌的平安。
为此他上了战场拼了命的杀敌,为的就是能够帮楚清歌,完成只属于他们的两个人的承诺与誓言。
他只希望楚清歌能够平安顺遂的过完她的一生,自己不能陪在她身边,却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守护他。
可是事与愿违,楚清歌入宫即使成了皇后,她在宫里的日子却过的并不如意。
处处被人挤兑,李恒也只是拿她当作是巩固自己皇权的一枚棋子罢了。
楚清歌在宫中受尽了委屈,他却也只能默默的看着听着,什么都不能为她做,那种无力的挫败感,只有他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
那个时候他因为打仗不要命,且从来都没有打过败仗,被人们崇敬的同时,也送了个外号叫做‘疯将军’。
当时他不止一次想过,自己既然是疯将军,那倒不如疯的更彻底一些,干脆反了,把楚清歌从那个牢笼里面救出来。
从此以后,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实现当初的承诺,并肩作战,护住这一国百姓,让他们不受外族的扰害,可以安稳度日。
但是每次当她他心里涌起这个念头的时候,总是又会有一个声音在提醒他,让他不可以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