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风向变了(2 / 2)

张辰有些惊讶,他在国内也参加过红毯仪式,但没见过这么疯狂,不禁偷偷撇向旁边的郑长盛:“你安排的”

后者微笑着摇摇头:“当然不是,政民他们的人气很高的,你是外国人,不了解,让允儿给你好好说说”

林允儿巴拉巴拉解释一番,张辰总算明白过来。

韩国和国内其实差不多,演艺圈有明显的等级划分。

电影演员地位是最高的,下来是电视演员,歌手,爱豆,最后是搞笑艺人。

但和国内不同的是,跨界发展的很少。

演员就是演员,歌手就是歌手,大家都在各自的赛道上奔跑,很少跨界的。

究其原因,人家在自己的赛道就足够吃饱。

国内跨界则是因为歌手很多时候根本不挣钱,想要挣钱,只能向更高级的演员方面转变。

韩国演员行当虽然不用跨界,但要想混的长久,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

所以他们的好演员特别多。

这个模式其实和好莱坞是一样的,算是成熟的商业模式。

张辰挺羡慕这边的男演员。

韩国的男演员是真的票房号召力。

《新世界》韩国票房高达1100万观影人次,接近1000亿韩元,换算成人民币是6.1亿,还入围了釜山电影节的新浪潮环节。

最终很可能票房奖项双丰收,难怪郑长盛志得意满,还专程邀请他过来。

恐怕这次希杰娱乐赚翻了,所以才会想继续合作《极限职业》。

一行人走完红毯,后面的欢呼声更加热烈。

是李秉宪,崔始源,文根英这些韩国本土明星出场,拥趸众多。

一路上倒是没什么人和张辰打招呼,林允儿更是个小透明。

但即便如此,也把她兴奋的够呛。

红毯之后接受采访,终于有人问他问题了。

“张辰导演对釜山电影节的印象如何”

提问的是一家韩国媒体。

张辰当然要说好话了:“朝气蓬勃。”

“张导这次来是有作品入围吗”

“对,《新世界》我是编剧,也是投资方之一,提名了新浪潮,同时,我的新作《环太平洋》也是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很快大家就会看到了……”

他今天就是过来宣传电影的,当然要提《环太平洋》。

“《新世界》的故事,您是怎么想到的”

《新世界》刚刚下映没多久,在韩国的影响力非常大。

主演黄政民和李政宰直接靠这部电影提升了一个咖位。

“我一直对韩国的黑帮文化很着迷,那段时间又刚好看了《无间道》,就萌生了这个想法……”

张辰一通胡说八道。

“《新世界》是中韩合拍,您对合拍片有什么看法”

“韩国与中国同属于亚洲,在文化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这是优势,我觉得中韩合拍,可能比中美合拍更加容易找到契合点……”

反正是说好话,张辰就挑好听的说。

人家把你列为开幕影片,总要有所表示的。

几个问题,张辰给与的全部是肯定,这让韩国媒体非常高兴。

别看张辰不是韩国人,但他的地位摆在那呢。

华夏第一导演,还是导出过《飓风营救》这种神级作品的导演。

《飓风营救》在韩国的排放也不低,影响力巨大。

红毯之后就是开幕式,开幕式其中的一个环节就是播放开幕影片。

有些电影节规定,开幕影片只能放一次,比如戛纳;

有些电影节则不限制,展映环节依旧可以放,但大多数因为资源限制的问题,播放的次数也不会太多。

釜山电影节和戛纳一样,开幕影片只能播一次。

一次也够了。

张辰相信以《环太平洋》的火爆程度,一定可以吸引媒体的注意。

……

国内

一大早,董建强的办公室就被敲响,接着一道声音响起:“董经理,最近关于《爆裂鼓手》的市场反应有些不对……”

“《爆裂鼓手》的反应不对拿来我看看”

董建强接过报表,这才发现,不对的不是票房,而是舆论。

一分钟看完报告,董建强的脸色愈发沉重。

“报告留给我,我回头发给张导,让他定夺,你这边密切关注……”

没多久,张辰就收到了报告的电子邮件。

都是关于《爆裂鼓手》的。

总体来说,国内观众对这部电影是呈肯定态度的,他们觉得这是一部励志片。

但国外的媒体普遍认为这是一部悲剧,理由是,剧中的男主失去了自我。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

主要是观念的问题。

亚洲,大家普遍相信严师出高徒。

80后,90后的孩子上学的时候,男孩子的家长一般都会和老师说一句,孩子要是不听话,你就往死里打。

老师也是这么做的。

体罚根本不是个事。

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打就是亲,骂就是爱。

那年代有句顺口溜就是这么说的,打是亲,骂是爱,爱不过来用脚踹。

老师体罚学生,大家能接受。

电影里那种老师对学生也就是言语挤兑,给了一些压力。

这种在他们看来根本不算个事。

可欧美不是这样的。

你一个老师敢这样对待学生,那就是标准的反派,分分钟让你进监狱。

当然,在有些学校,可能直接就被学生突突了。

张辰觉得这最多算观念冲突,不算什么大事。

星辰娱乐的舆情小组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真正觉得严重的是另一点——国内文艺界对《爆裂鼓手》的评价。

很多文艺杂志居然在讨论《爆裂鼓手》。

有一些学院派电影人甚至撰稿——《宁昊终于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

张辰纳闷,接着往下看,就发现是一大堆关于《爆裂鼓手》的分析。

《爆裂鼓手》小故事却承载了大命题。

是不疯魔不成活也好;

突破自我也好;

为了艺术的自我献祭也好;

其实都是在展示成功光环下的黑暗面,为了成功而渐渐失去的人性。

说的对不对,也对!

从艺术的方向分析没有错。

但张辰怎么总有一种闻到了阴谋的感觉呢,这些人表面上似乎在为宁昊重新回到艺术电影而由衷的高兴,但话里话外却有点把宁昊架起来的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