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第486章 防微杜渐(1 / 1)

重返1977 镶黄旗 1003 字 2018-01-05

当洪衍武拿着报纸深夜来找杨卫帆的时候,杨卫帆也为这事正烦着呢。

敢情今天“海防歌舞团”的领导班子就外面的风波刚开完会。

本来开始的时候,同情苏晓明的人居多。团领导们都觉得这个女孩子排练挺努力,对待演出任务态度认真,自身条件又好,很值得继续重点培养。都希望能大事化小,最好由团领导出面跟军队宣传口私下协调一下,看看能不能就让这件事这么过去算了。

可后来偏偏团里那位歌剧队的队长,资深演员吕老师却说了句话。

“晓明的唱法确实谈不上什么不健康的资产阶级风尚,但要说完全不受港台影响也难以服众。关键是政工口儿和军乐专家都已经发文点名了,所以怎么也得处理一下才好跟上面接触,否则咱们整个领导班子不就有故意和上级唱对台戏的嫌疑了吗?再说我听说那位军乐专家又要升任一个音乐专刊的主编了,这以后他要是专门跟咱们为难……”

于是这一下风向就来了个一百章以“海防歌舞团”团长的名义,在《战友报》发表。

她杜撰了《军港之夜》的创作思路和节目编排过程,替苏晓明说了不少好话,并极力把她排练刻苦、要求进步的正面形象展现给部队官兵们。

跟着“总政歌舞团”的胡团长又以“杨卫帆老师”的名义在《解放军乐报》发文点评《军港之夜》。

以专业的眼光分析,认为这首歌只是唱法是比较通俗,有点缺乏专业性。但它的写实性、艺术性还是很高的,本质和民歌传唱更接近,因此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那些低俗歌曲。

这表面上是挑“学生”创作上“不成熟”,但实际是勉励加撑腰。

而随后,“总后”学院部的周部长,海军舰艇学院的黄副校长,滨城军区海防司令员刘司令员,“国家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专栏何主编,也纷纷公开发言或撰文,直接或间接地肯定苏晓明对《军港之夜》的演唱方式。

一时间,此消彼长,反对意见不但消失无踪了,民间表示对《军港之夜》喜爱和支持的信件反倒增多了。

眼见着社会风评一片大好,在老百姓的真心支持下,穆迪似乎打了一场大胜仗,似已经彻底站稳脚跟,把四面八方的敌意震慑住了。

可往往天下的事儿总在关键的时候发生变故。就在穆迪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形势又有了大逆转。

本书来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